聪明能干或呆板愚蠢,很大程度上是指一个人的思维品质。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品位。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思路正确,并付之行动,就极有可能把事情做成功。怎样才会拥有正确的思路呢?这来自每个人的知识储备和思维品质。所以学校教育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什么是素质?素质就是将学校里学的知识忘记了以后,剩下来的东西。我想,这剩下来的应该主要是思维品质和行为方式了。
思维品质的提升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某种角度来看,读书就是在训练脑力、提升思维品质。所以学习不应只是追求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思考。教师则要创设情景有意识地去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如在聚合思维中,1加1只能等于2;但在发散思维中1加1可以有各种答案,如等于3(如夫妻结婚生子),等于1(两个人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等于0(两个人闹矛盾,互相拆台)。在汉语中,它还可以等于“二”、“十”、“王”等,凡此种种都是发散思维或想象力的表现。学校开设的课程中,尤其是理科的各类习题,就是让你从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分析其隐含条件,利用已知的各种公式、定律,去解决未知的问题,整个解题过程就是在训练思维方式。将来走向社会,碰到的问题是千差万别的,但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的基本思路与解题思路还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谁的思维品质高,谁的办法就多,方法可能就最有效,谁就可能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思维方式正确,就可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某公司选拔营销人员,要求把木梳卖给和尚。小伊花了半天费尽口舌才让和尚买了把梳子,但梳子变成了挠头皮用的东西。小王则去了古寺,对住持说:“香客进山时头发会被风吹乱,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让香客梳理好头发再跪拜佛主。”住持采纳了,买下了十把木梳。小钱认真地分析了香客的心态和主持的心理,自信地对住持说:“朝拜者有一颗虔诚之心,你的书法超群,在木梳刻上‘积善梳’三字,可作为对香客捐赠善款的赠品,保估其平安吉祥,一定会引来更多香客,也会得到更多的善款。”住持大喜,立即买下一千把木梳。小钱成功地得到了公司的重用。可见,成功不是决定你目前拥有什么 ,而是觉得于你的思维方式和用心程度。
思维方式正确,就可得到事半功倍的绩效。有两家早餐店,专供面条,位置和人气都差不多。但是甲店鸡蛋的销售量是乙店的二至三倍,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就是一句话的差别,乙店的老板看见有人进来吃面就问:“面条里要不要加鸡蛋?”鸡蛋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所以客人回答肯定是有人要、有人不要;而甲店的老板看见有人进来吃面则问:“面条里要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人们回答问题往往会注意听后面那句话,这样所有进来的人两个不想吃,但至少会加一个鸡蛋。后者抓住了顾客的心理,一句话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销售业绩,这就是思维的力量。学习也是一样,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就要理清思路,分析自己优势、弱点和不同学科的特点,抓住其主要知识脉络和框架,就容易攻克难关,取得绩效。
思维方式正确的人,一定重视良好行为品质的养成。他会很注重自己的言行,会主动去关心帮助他人,会有很强的亲和力,容易融入团队,依仗团队的优势使自己更加优秀、更加幸福。其实我们一直追求和寻找的幸福,就在自己身上,那就是关心别人的那种境界、帮助别人的那种能力。每个人就像一支蜡烛,你已被点燃,就应去点燃更多的人,并非会因此而燃烧得更快。也不要认为自己比别人强而不愿合作,选择孤军奋战,这是很可惜的。某些人获得一些荣誉,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其实个人与所在团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在团队才有机会得到这些光环。即使离开团队也改变不了荣誉与团队的关系,千万不要认为团队没有你就不行。事实上,你离开这个团队肯定还会加入另一团队,说明人是不能没有团队的。也只有团队获得更多利益,个人才有望得到更多利益;你在为自己团队添彩的同时,也在为自己贴金。
成功或失败、富裕或贫穷、幸福或悲伤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不是原有财富的多少,不是运气的好差,也不是权力的大小,而是是否具有自信、宽容和感恩的心,它是伴随你一生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