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也确实明白“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道理,所有赞美青春的话,都不如这一句来的有分量。
好几年前,梦到过高考进场前没带准考证的自己,那种不知所措的焦虑感清晰而真实,透过梦境同样煎熬着惊醒后的我,而彼时,我刚大学毕业,懵懂的职场菜鸟,第二天正要为公司一场非常重要的产品发布会工作。时过经年,要是再让我做一次做同样的梦,我希望和十八岁的自己坐下来,绿蚁新醅一壶酒,然后闲话生平,巴山夜语到天明。
青春总让人念念不忘,因为它的美好、更因为它的短暂。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时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有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要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罗曼·罗兰的这段话,我这样理解,抛开标榜永远十八岁和二十五岁的张扬个体,青春期是我们大部分人往后人生的模具,我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锻炼场,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青春恰如同太上老君的老君炉,孙悟空进去,炉火淬炼后有火眼金睛附体,方助他在西游路上神通大显;倘若换做是天蓬进去,也许老君家晚餐桌上可以加道荤菜。
我喜欢青春里此间少年的我,拥有过最懵懂纯真的爱情,也失去了最唏嘘的缘分,经历了无数次波澜壮阔的快乐和黯然神伤的挫折,最后从青春里走出来,永远走进了成年。
我更爱此次此刻现在的我,挥别错的、相逢对的,懂得恰当的拒绝与接受,慢慢用心体悟“既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杂”的境界,青春只是一段旅程,但它投桃报李,人生才是一场没有课间的修行。
何以致青春,青春是我,青春如是我闻;何须致青春,青春路上,青春有我想要的我就好。
置业公司 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