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上帝创造之前,已经有了“有”,这“有”就是黑暗和水。水中生物,地上活物,青草树木果蔬,显然都不是无端的捏造。造人,更是有中生有。上帝造人时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人类所有的创造,“无非是没完没了鸡生蛋蛋生鸡”。
我们把创造前相关的形态,称之为“有”,人类意识能动性使物质由其原来形态转变成另一种形态,这另一种形态就是“生有”。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所有的创意、创新、创造都是“有中生有”。
以前的课堂里,我们的老师告诉我们说:学习重要的是生成能力,要生成能力就得学习掌握知识,没有一定的知识是不会生成一定的能力的。其实这也是“有中生有”的原理。现在网络和数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面对太多太多的知识,我们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于是就有了诸如“把无用的知识从大脑中清除”、“淡化知识的记忆强化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重要的是学习方法”等等理念,再加上教育界对应试教育中“死读书”“题海战术”“填鸭式”等等的批判,我们开始渐渐淡化了“知识”。倘若我们说应试教育时代只是强调学生知识的“死积累”,那么现阶段的应试教育(称之为“后应试教育时代”或“新应试教育时代”也可),连知识的积累都淡化了,追求不以“知识积累”为目标的空洞的能力提升。这话有点偏激,但我们的教育“在虚拟世界中模仿”着,我们的课堂里有许多(可以说越来越多)无本之木的“能力”教学的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有中生有”,所以我们的自主课堂也好,高效课堂也罢,既要强调“生有”,更应强调“有中”。
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高素质高品位的人才,但高素质高品位这一“生有”,绝对不能离开那些无数具体的繁琐的“有中”。我们一方面追求孩子的艺术素养,另一方面又从“减负”和反对应试教育的角度抨击把各类琴训画训舞训声训集孩子课外训练于一身的“残忍”做法;我们一方面追求孩子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却为了培养父母与孩子的互爱或让孩子更多享受父母的关爱而拒绝接受学校的寄宿制;我们一方面追求孩子的领袖品质以实现孩子“人上人”的目标,另一方面又为过多的社会活动影响孩子的成绩而想方设法为即将毕业的孩子卸去身上的学生干部的官职而努力……我们纠结在许多“想……却不”的矛盾的处事公式里。所以,我以为,残忍也好、寄宿也罢,还有学生干部官职的有无都不是真正的教育问题,只要孩子有意愿有欲望有动力,残忍一点又怎么样呢?只要孩子有意愿有欲望有动力,少得到些父母的关爱又怎么样呢?只要孩子有意愿有欲望有动力,因为学生干部的工作影响考试几分又怎么样呢?什么好的东西都想得到,又什么不利的因素都要回避,天底下没有这样“免费的午餐”。我们要“生有”就得有“有中”,离开了这些琴棋书画文、忠义孝悌礼的“有中”,所谓的孩子成长后的高素质高品质的“生有”,一定是空中楼阁。
当今的家庭教育,我们要从无为的“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争论中解放出来,去研究解决孩子学习成长中动力生成这样的教育真问题。叶圣陶先生在《小学教育的改造》一文中指出:“欲望是人生活动的原动力” ,人类“渡水不得,便想造船;致远累事,便想造车”。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由欲望而催生,孩子的成长发展也是这个道理。我们要在“有中生有”的理念下,脚踏实地地设计并实施孩子的成长计划。
(本文转载至康文教育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