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明末女画家李因的《松鹰图》
清•李因《松鹰图轴》
翻阅史书,能名声在外、才貌双全之女子几乎寥寥无几。这就像历史,开玩笑似的偶尔一瞥,那个得眷顾的明媚女子便成为灿若星河中最耀眼的一颗,明代女画家李因便承蒙眷顾。虽出身名妓,但才情过人,能书擅画。时人评价其“匹鸟芙蕖,一幅迷烟雨”。匹鸟,亦即鸳鸯;芙蕖,亦唤芙蓉。女画家李因尤爱画此二物。鸳鸯戏水,如胶似漆,芙蕖可人,出淤泥而不染,两相辉映,便能看出李因的艺术气节。只可惜,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和所有有气节的女诗人、女词人一样,情投意合的爱人的离去,以及命运的跌宕沉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形单影只的女画家晚年凄楚哀伤,顾影自怜,于是挥毫画下了我们眼前这一幅让人哀怜不已的《松鹰图》。
welcometo欢迎光临888集团美术馆中虽名作颇多,但这幅《松鹰图》只一眼,便让人愁绪万分,剪不断,理还乱。孤单的鹰隼独立于苍松翠柏间,眼神郁郁寡欢,孤苦落寞,它本该振翅高飞翱翔天际,如今却年迈悲苦。思量着,这大概是一只追念伴侣的孤鹰吧。
作者简介
李因(1610-1685)明末清初女诗人兼画家。字是庵,号龛山逸史,晚号今生。会稽(今绍兴)人,一作钱塘(今杭州)人。早年为江浙名妓,后嫁光禄卿葛征奇为妾,她擅长墨笔山水,花鸟。疏爽隽逸,毫无女子纤弱之气。山水法宋人米芾父子,大多水墨点染。评论者称其花鸟画“画花鸟,叶大年授以笔法,苍秀入格,点染生动,大幅亦佳,此规格中得士气者”。
作品赏析
诗堂:
“鹰扬奋武,大振纪纲,松风万里,系剑麾翔。昔年宋徽宗朝退之暇,画隼者有三,今日葛老夫人复仿其旧渍,欲并三者,流芳得其手泽,自应珍藏,陆陇其”。
印文:1.朱文方印“陆陇其” 2.朱文方印“其字嫁书”
[注]:陆陇其(1630年—1692年),原名龙其,因避讳改名陇其,谱名世穮,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学者称其为当湖先生,清代理学家。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历官江南嘉定、直隶灵寿知县、四川道监察御史等,时称循吏。被清廷誉为“本朝理学儒臣第一”,与陆世仪并称“二陆”。
《松鹰图》轴纵87.3、横45.8厘米,纸本。幅左上款“乙卯冬日海昌女史李因画”,钤朱文“李因之印”,白文“今生氏”。
图写疏松斜枝上一孤鹰兀立观望。鹰,孤单顾望;枝,苍古疏斜,全幅景致有萧凄之感。是图作于1675年,其夫葛征奇已死于战乱,借孤鹰表达她对去逝丈夫的怀念。就该画的意义而言,已超越了绘画本身的表现力,含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是图李因不仅成功地把自己心灵上悲凉凄怆的生命感受与浩浩茫茫的自然景物相互交融,且又成功再现了物象内在的神韵。她以淡墨湿笔写松针,浓淡有致,姿态曲尽,又以没骨法画鹰,羽毛清淡,又间用重色点醒,鹰眼一圈一点,傲兀不群,用笔并不以梳渲细密为工,然能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松和鹰虚实相间,写鹰内秀苍劲,细腻生动,写松风神淡逸,随意挥写,整幅画面密处不显近塞,疏处依然凝重。
绘画风格
李因花鸟画以陈淳为师。其画多用水墨,幽淡欲绝,于形似之外求其神,在中国古代女性画家中十分难得。画不仅得陈淳之真髓,还注重师法造化,追求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她在创作上避开了女画家惯有的构图小气、笔致纤弱等弊病,以潇洒随意及疏爽隽逸的艺术风貌备受时人赞许。
李因早年从妓,在这种漂泊、充满竞争的生活里,绘画也成为了一种竞争的工具,此时主导李因绘画风格的是客人的兴趣及主观审美。她在这一时期形成了有别于一般闺阁女画家的绘画风格。在运笔上豪放爽快,构图随意而暗藏技巧,画面少有设色,画面具朴素野逸之美。不似闺阁女画家那样行笔追求工整平稳,构图刻意经营位置。但她在绘画选材方面相对较狭窄。
李因在诗画才能上的发展与其丈夫有着相当的联系。李因较早脱离了从妓生涯,婚姻使她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转折,使其得以涉足文人的生活氛围,而两人在文人诗画上的志同道合更有助于她在诗画方面的发展。李因的画作深受董其昌的影响,其山水画所追摹的米芾山水也是董其昌所推崇的。花鸟画以陈淳为师,取法陈淳的文人写意画最适合其性情的抒发与表达。
李因的画作可简单分为两个时期,以其丈夫的去世为分界线,前期作品多体现其美满幸福的生活,花鸟山水,无一不爱;后期作品中亦可看出其奔波孤苦的心境,耐人寻味。这也是情有可“源”的。
清·李因《芦雁图》非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