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集合三人以上相与议事,并遵循一定的议程,所举行的一种集会,便是会议。会议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比较有效的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方式之一,但是如何真正实现会议的高效,远离低效、无用、拖拉的会议,在此仅就一般常态性工作会议谈几点心得与分享,且作抛砖引玉。
会议主题的唯一性
一般性的工作会议,只有一个主题,效果为最好。因为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集中有关人员,高效解决问题。综合性会议,最多也不宜超过三个议题。议题越多,参加人员越多,陪绑的也越多,效率也就越低下,成本自然随之越高。在会议讨论的过程中,对会议主持人也提出了高的要求,包括对会议基调的把握,驾驭会议不偏离主题等。
参会人员的相关性
参加会议的人员,一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与会议议题直接关联的部门,应由具体经办人或熟悉业务的人员参加。二应坚持“有效性”的原则。具体的议题,尽可能让主责人员直接汇报,不必让更高一级领导代为讲述,避免对内容的阐释“浮于表象”。三应坚持“决策权”的原则。参加会议的人员,一定要有相应的决定权,主管领导有事派员参加,也要赋予相应的权利。否则仅仅带着耳朵来,是人员成本的最大浪费。
事先应通报关联方
要想会议高效,事先告知很重要。一般尽量不要到会场才知什么议题,没经过一定的思考,对会议本身议题的发言易陷于流水式套话,或泛泛而谈,缺乏深度或条理性,特别是对于领导者来说,仓促之下可能导致决策有所偏颇或失误。只有充分作好准备,开会各抒己见,领导者积极吸纳相关建言,迅速做出决策,方可真正提高会议效率。如此,对会议的组织者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通知中关于会议议题和发言次序的明确、资料的准备、会前的沟通等,都应尽量详实。
时间务必紧凑
我们应尽量倡导要事先规定会议时间,反对拖沓的会议会风。一般会议时间不应超过一个小时。人是有生物钟的,开会时间长了,大脑反应迟钝了,有些会议内容仅仅是听听过,并没有在真正进入脑海。另一方面,一般尽量不要具有决策权的人主持会议,且领导不宜先讲话。避免有的人“话里听音”拍马屁,失去民主按领导“意思”办。同时,尽可能会上形成决议,忌事后补办。
形成落实检查制度
要逐步形成完整、规范的会议记录。会议召开后,应在两日内,下发会议纪要。会议纪要要做到完成目标的时间、要求、方法、执行部门四落实。会议决策情况的跟踪检查,非常重要。首先是检查要及时。在会后的几天里,要检查有关部门对会议决议的实行落实计划。其次是定期查落实。对会议的贯彻,制定及各节点,每个节点都要进行检查。三是决策完成期限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好的及时肯定,错的及时指正,才能保证会议的有效性。
当然,企业中要真正形成精干、高效的会风,绝对是一件说易行难的事情,须得上下通力,特别是企业领导者的倡导与垂范,还应扎实的做足会前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