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研究馆员 黄卫文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晚唐陆龟蒙用《秘色越器》这首诗来赞美青瓷的釉色之美,越窑这两个字首次在历史文献上出现。
越窑是我国古陶瓷发展史上最著名的青瓷窑口之一。从历代越窑青瓷产品来看,东汉到南朝时期,还是有着千峰翠色、如冰似玉等美称的典型唐代越窑青瓷,以及越窑青瓷的巅峰之作秘色瓷等,都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越窑行销地广阔,不仅是深受上至皇室贵族,下至民间百姓的喜爱,而且也是我国自唐代之后逐渐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上最大众的出口商品之一。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故宫学者始终关注和重视对越窑及其浙江青瓷的研究。2004年开始,故宫开展新一轮的全国窑址调查工作,官方社会公布的文物藏品数量是181万件,就陶瓷器来说,分得很细,文物和资料陶瓷器达到36万多。从来源看,其实是两大块,一个是宫里传下来的32万多,大部分是明清两代的官窑,尤其是清代官窑为主。其他的就是建国后,通过各种途径藏的、社会捐赠、收购的。
而从越窑800件瓷器藏品来看,来源就两个,清宫旧藏和建院后入藏的。清宫旧藏就是在故宫博物院建院之初保存在紫禁城皇宫内的,当时在紫禁城皇宫内我们接收的一些文物,还有后来陆续归入故宫收藏的,清代其他皇家宫苑,比如说沈阳故宫、颐和园这些文物,是故宫藏品的主体。
浙东地区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诞生、成长、辉煌于此的越窑,烧造历史绵延千年,堪称半部中国陶瓷史,早期陶瓷研究离不开越窑,早期龙泉就是越窑的风格,慢慢走出自己的路。其实龙泉窑更丰富,曾在2009年龙泉窑开年会的时候发过言,把清宫旧藏明代龙泉窑拿出来分享。龙泉窑跟南宋官窑这些都有很密切的关系,故宫有大部分明初龙泉窑有文献记载。龙泉窑就是官窑性质,又根据自己的条件、原料、材料慢慢走出了不同的路。当然没有前面越窑的基础,不会有后面龙泉窑的辉煌,都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在品鉴珍赏“千峰翠色”的越窑青瓷时,我们不仅感叹于伟大古代先民们的聪颖勤劳,而保护、传承与发扬好以越窑青瓷所代表的源远流长的中国青瓷文化,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