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未来”这个词在各种文本中出现的频率颇高。未来意味着变化,当我们厌倦了死气沉沉,就会对未来抱有憧憬,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变化、拥抱变化;未来也意味着不确定性,当社会发展太过迅猛,变化让人感到应接不暇的时候,我们对未来会有一点点担心。我们究竟应该怎样面对未来?未来的中国教育变化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请听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小学校长各抒己见,谈一谈在已经到来的“未来”,哪些是要扬弃的,哪些是要坚守的,又有哪些是要超越的。
给最不适应的那几个孩子最全面的关注
正如一个人的出生是无法选择的,一个孩子进入学校成为学生,也像呱呱坠地一样,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总有那么一些孩子,他们的适应过程比别人更漫长因而痛苦。公办学校鉴于班额较大,对学习或行为能力明显异常的学生,无法实施个别化教育方案。杭州卖鱼桥小学邀请特殊教育学校的专业教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团队进行指导,和家长一起共同策划个别化教育方案——在校陪读。每天在《陪读手册》上记录在校表现,每个月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估,提出改进策略,经过一个学期左右的训练,很多孩子能够做到在教室里静心学习,感统能力、注意力水平、与同学互动等,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育人,目标是一致的,抓手各有不同
教育是什么?没有固定的答案,每个人的回答就是他的教育观。教育工作者略有不同的教育观,使得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差异。比如,很多人觉得习惯很重要,习惯的力量很强大,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转述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观,认为教育的头等大事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在学校组织研发了校本教材,绘制张贴了学习、礼仪、卫生、安全各类习惯的图解,制定了学生习惯考量表,按年段、分指标进行评议,用七种颜色的“花瓣”,分别代表七种学习上的习惯,获得“七色花”的数量成为衡量一个学生习惯是否良好的最高标准。
课程和评价,现代学校管理着墨最多之处
着眼于孩子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杭州长江实验小学志在做好课程的顶层设计,目前做成了五大课程群落——公民道德群、数学与科技群、人文群、艺术群和健康群,其中包括一大堆特色课程。有课程就有评价。湖师附小教育集团校长的办学落笔在“道德、人文、科学、艺术、健康”五大素养上,遵循“分散、多次”的评价原则,对学生进行“分模块评价”。他说:“一次终结性测试决定孩子一学期的学习成绩,这存在较大的偶然性,也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而实行多次、分模块的评价,学生不满意可以申请重测,让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就感。”
接受和适应数字化的未来,更应该主动拥抱它
“我们都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就猝不及防地把我们带进了不熟悉的、未来的世界里。”嘉兴市实验小学校长研究了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总结了未来学校的一些特征:绿色、智能、泛在、集成、互联、因变、开放、融合、创新……学校对教室进行改造,升级为“智慧教室”。从每个教室门口安装的一块可触控“智慧班牌”,就可以看出数字化生存是怎样介入到每个学生的校园生活中,用于签到、选择心情、打电话、发短信、发布动态信息、进行德育评价、管理走班选修,甚至还可以采集学生的体温,通过无线化、移动化、物联化、数据化,推进数字化学习的常态化。
(文章节选自2017年12月15日《浙江教育报》,作者池沙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