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01期 2014年5月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十一版 休闲广场

梅雨潭:醉是那一潭的绿

这绿,若不是亲眼目睹,真也是极难以想象的。春天初见薄阳的天气,第二次踏足在梅雨潭边,又亲眼见到这绿,心中如获至宝,欣喜不已。

这绝对不是简单的绿。这绿是会跳跃的,从上面的池子里裹挟而下,顺着瀑布流到潭里,又飞溅在周身的石头上,从石头上又淅淅沥沥洒落到附近的丛林里,怪不得连树皮也是裹了厚厚一层绿衣。这绿又是会渐变的,瀑布里的绿是隐在银带里的,然后到潭子里又露出墨绿色的颜色来,再到石头上,又蔓延出深绿的意味,再到树里草里,又俨然是翠绿的一番风景,夹带着春天的青绿,显得更加翠朦朦的。这绿又是会发出声音的,哗哗的是水声,但是冥冥之中还有树叶的簌簌声,还有水溅到潭子里的哄哄声,这些声音有了绿意的参与,歌声也不再显得单调,成了协奏曲的一部分,给了听众以视觉上的回音。我艳羡这绿,艳羡这发烟的绿,所以我再次来看这绿。

过圣寿禅寺,绕流觞曲水,直接拾阶而上。台阶旁林立各摩崖石刻。绕一台阶转身,由下至上,眼前突然呈现一幅自然美图,左有亭一座,中有一摩崖石刻,右呼应一瀑布,满满一绿的背景,前景又是好似风中飘渺的绿。取道观近景,水声渐响,迎面扑来湿润的水汽,从长满青苔的石头小心爬过,到水边,从下往上看,这瀑布不怎么壮观,水携着绿沿已经发绿的石壁倾泻而下,再加上几笔山上发光的银带,凑合在一起,倒也雅致。一旁的梅雨亭,突兀的飞出一个檐角,由几棵大树点缀,有几分文人雅士之风趣。从梅雨亭过,至一洞中,洞有光,以瀑布为景,从洞内窥水景,只觉绿意水汽扑面而来,睁不开眼睛。涓涓的潭水,又似静又似动,不见底,怪不得朱自清在《绿》中有这么一句传神的话,“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

果不其然,前有一自清亭,亭内石碑上刻上了朱老的《绿》。这“自清”二字别有一番意味,意为纪念朱老,脑海中翻滚过1948的天地玄黄,只是感叹朱老的一生,与这景似乎不合一气,便立即打住思绪,继续上前。

路过一伏虎洞,内煞有介事地卧有一彩泥老虎。传说是取自老虎听经的故事,与山上的伏虎寺相呼应,游人纷纷上前合影。不过这洞中果有一股熏人的气味,好像真有老虎呆过一般。洞前长条凳横竖摆在一起,游人驻足休憩。

另有一潭名曰“雷响潭”,正如其名,声音洪亮,如响雷一般。我们从山上爬石阶而下,涉水过溪,过狭窄的山谷小路,就能见识到这雷响的气魄。瀑布从高约30米的上方直泻而下,上方似乎只留那么一小口出水的口,有一小桥架在半空中,犹如天堑。我们只能从下往上看,水花四溅,满面的水珠浸润得我们急急撑开了伞。稀奇的是,这潭水也是绿的,较梅雨潭的淡些,但也十分有韵味,流动地快些了,就有几分动感。

继续前行,即是龙须潭,是这座山上最壮观的瀑布,因其山势最高,幅度最大,瀑布犹如胡须一般分叉而开,但可惜水势不大,所以远望只如几根细细的银带,但是作为最后的点睛之笔恰如其分。

只是到龙须潭,路已至尽头,转弯从一旁取小道下山,从葱葱茏茏中穿过,身上也带走了几片绿,兴致犹盛。

一片乌云飞来,下起了淅淅沥沥小雨,一阵小跑,躲在大树之下,笑得直不起腰,原来全身浸在了这一大绿缸里了啊!

(welcometo欢迎光临888集团美术馆 周文斌)

上一条:传承与延续

下一条:钝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