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66期 2020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十版 专题·论坛

东钱湖教育论坛圆满闭幕

李连宁:风景这边甚好

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副秘书长、法律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东钱湖教育论坛顾问 李连宁


       这次论坛聚焦当下新冠疫情,以及高新科技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围绕着面向未来疫情中的教育思考这一主题,汇聚了中外各界的学者、精英,把握当下教育的热点、难点,聚焦智慧发表了真知灼见。
       论坛的举办可以说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秘书处提供的一个初步统计,由中国教育报等新媒体的平台对本次论坛的全程直播的初步统计,截止到10月24日上午11点,论坛观看的人数达到了410万余人,留言互动的人数也超过了3.5万条。据中央主流媒体等百余家媒体的报道,有关论坛消息阅读的数量超过了2500万次。可以说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已经取得良好的开端,是一个有分量,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教育论坛,也是近年来难得一见别开生面的论坛。
       本届论坛展示了东钱湖教育论坛的风采,可以展示出四大特点,而且可以集中体现在一个关键词,龙永图先生讲到的“连接”。
       第一个特点,是跨界多元的互动。这是本届论坛的特色和创新。在未来教育不应当是一座孤岛,而是一个生态,教育需要各界的交流、参与、共享和协作。出席本届论坛的各个领域的从各自不同的领域、角度、视野发表了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观点,为论坛成功举办做出了奉献。
我们还将秉持这样的特点,继续把东钱湖教育论坛打造成为一个中国教育跨界合作、交流研讨的平台。
       第二个特点,跨国的合作交流。教育是构建人类共同体的基础。教育的生态也需要同世界连接和互动,怎么把国外教育的成功经验学过来,怎么把中国教育的经验讲出去,形成一个相互紧密合作交流的常态,是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而这次论坛就是一个有益的举措,从龙永图先生和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共同担任论坛的联合主席,到诺贝尔获得奖迈克尔·莱维特,凯文·凯利、安德列亚斯·施莱歇尔,以及日本学者佐藤学他们的参与和演讲,中国专家学者介绍中国教育,中国理念的演讲,还有刚才关于未来学校探真案例的分析和交流,都体现了共同推进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理念,也有利于在国际上传播中国教育的声音。
       我们也将这样的特点继续弘扬下去,把东钱湖教育论坛打造成一个促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第三个特点,线上、线下的融合。时间和空间不再成为交流的障碍,由于有了互联网的技术,论坛除了与会嘉宾在湖畔论道以外,由于当前全球的疫情和各种原因,不能亲临现场来进行交流,像乔治·帕潘德里欧、姚明、潘建伟、朱永新、张文宏等中外嘉宾,通过视频,面对面屏对屏参与论坛,分享他的见解。
       除了线上参与外,在线下都进行了非常强大的思想碰撞和交流。所以线上、线下的结合,我觉得将来也可能要成为论坛的一种常态,而不仅仅是疫情使然。
       第四个特点,会内会外的结合。东钱湖教育论坛不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在论坛的举办同时,通过媒体的支持,搭建了数个网络平台,开展了论坛的直播,并且向公众提供机会,向论坛发文,征集十大教育问题持续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同时广泛凝聚了共识。而且我们的论坛不是夸夸其谈,我们着眼人类命运共同体,抱着开放的心态和广阔的深远的战略视野,关注教育的热点和难点和教育的需求,关注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待来换取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对未来教育的关注,以及承担共同推进未来教育的责任感。
       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的成果是十分丰富的,对教育的改革发展创新非常有价值,组委会秘书处将进行全面深入的梳理,将以不同的形式,通过不同的渠道,充分的发挥论坛成果的积极作用。

       论坛即将落下帷幕,我们将以首届论坛为新的起点,持续的组织各种形式的研讨、交流活动,打造一个不落幕的论坛。我们还将继续探索秉持“德智体美劳一个不能少”的理念,打造出更加具有特色的论坛。                   

(文章节选自李连宁在闭幕式上的讲话)




上一条:东钱湖教育论坛

下一条:暂无信息